1死60伤,德天魔毯事故再给景区“大设备”敲警钟

梨小编 2 2024-08-12

“大设备”的上马使用,对景区的日常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新华社报道,8月10日13点56分,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德天瀑布景区登高观瀑魔毯项目发生故障。经初步核实,截至10日18时30分,事故造成1名游客死亡,60名游客受伤,受伤游客已送往医院治疗。当晚,涉事景区发布闭园公告称,后续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1死60伤,德天魔毯事故再给景区“大设备”敲警钟

所谓魔毯,就是两边有围挡的传送带,游客可以坐着上山观景,是德天瀑布景区里的一项特色项目。然而,号称“行业标杆”的5A级景区,其特色项目为何会突发故障,并导致数十人伤亡?这样的惨剧再次为景区安全敲响了警钟。

这并非涉事景区该项目第一次发生故障。2023年1月,就有游客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魔毯突然急速下滑,大批游客不得已步行上山。

而就在不久前,该项目还刚刚维护保养过——6月9日,德天跨国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6月11日-7月6日景区“登高观瀑”项目维护保养停运公告》。这也就是说,维护保养才过一个多月就出了安全事故。

面对这样的悲剧性事故,人们有必要追问一句:涉事景区针对该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到位了吗?是不是日常安全管理疏忽,才让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

此次事故的原因还有待相关方面进一步调查,但相关细节的追问与反思,一点都不能含糊。比如,据新京报报道,也有游客回忆,魔毯分左右两条轨道,而他在8月9日乘坐时,左侧魔毯在检修,只能乘坐右侧。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公众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及涉事景区能够进一步厘清相关细节问题。毕竟,涉及安全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

要知道,当前正值暑期出游高峰期,游客流量大,如果景区的相关设备长时间、高负荷地运转,难免会增加安全隐患。当此之时,更要避免相关设备带病运行,有必要加大日常维护管理的频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相关旅游产品的丰富,越来越多旅游景区的运营模式开始发生变化,简单“只在山上修一条小路”,已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为此,不少景区开始热衷于上“大设备”,以招揽更多游客。

但今年4月,广州一游乐园蹦极项目发生机器故障;2023年10月,深圳欢乐谷景区内弹射过山车发生碰撞事故……加上此次德天景区的魔毯事故,无一不是对游乐“大设备”安全问题的警示。

这无疑对景区的日常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尽快更新安全管理思路,以更好应对“大设备”带来的安全挑战。

同时,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对景区运营资质和实际能力等方面加强针对性监管,避免景区盲目上马高风险“大设备”。如此,特色旅游项目方能成为美好生活的添加剂,而非潜在的危险源。

“大设备”的上马使用,对景区的日常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新华社报道,8月10日13点56分,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德天瀑布景区登高观瀑魔毯项目发生故障。经初步核实,截至10日18时30分,事故造成1名游客死亡,60名游客受伤,受伤游客已送往医院治疗。当晚,涉事景区发布闭园公告称,后续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所谓魔毯,就是两边有围挡的传送带,游客可以坐着上山观景,是德天瀑布景区里的一项特色项目。然而,号称“行业标杆”的5A级景区,其特色项目为何会突发故障,并导致数十人伤亡?这样的惨剧再次为景区安全敲响了警钟。

这并非涉事景区该项目第一次发生故障。2023年1月,就有游客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魔毯突然急速下滑,大批游客不得已步行上山。

而就在不久前,该项目还刚刚维护保养过——6月9日,德天跨国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6月11日-7月6日景区“登高观瀑”项目维护保养停运公告》。这也就是说,维护保养才过一个多月就出了安全事故。

面对这样的悲剧性事故,人们有必要追问一句:涉事景区针对该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到位了吗?是不是日常安全管理疏忽,才让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

此次事故的原因还有待相关方面进一步调查,但相关细节的追问与反思,一点都不能含糊。比如,据新京报报道,也有游客回忆,魔毯分左右两条轨道,而他在8月9日乘坐时,左侧魔毯在检修,只能乘坐右侧。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公众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及涉事景区能够进一步厘清相关细节问题。毕竟,涉及安全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

要知道,当前正值暑期出游高峰期,游客流量大,如果景区的相关设备长时间、高负荷地运转,难免会增加安全隐患。当此之时,更要避免相关设备带病运行,有必要加大日常维护管理的频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相关旅游产品的丰富,越来越多旅游景区的运营模式开始发生变化,简单“只在山上修一条小路”,已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为此,不少景区开始热衷于上“大设备”,以招揽更多游客。

但今年4月,广州一游乐园蹦极项目发生机器故障;2023年10月,深圳欢乐谷景区内弹射过山车发生碰撞事故……加上此次德天景区的魔毯事故,无一不是对游乐“大设备”安全问题的警示。

这无疑对景区的日常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尽快更新安全管理思路,以更好应对“大设备”带来的安全挑战。

同时,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对景区运营资质和实际能力等方面加强针对性监管,避免景区盲目上马高风险“大设备”。如此,特色旅游项目方能成为美好生活的添加剂,而非潜在的危险源。

上一篇:低价代订酒店有“陷阱”,需多方合力来填平
下一篇:深挖党员干部违规兼职,大数据大有可为
相关文章